新中国成立75年来,伴随祖国飞速发展的足迹,我国石油和化工行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这75年不仅是中国历史上波澜壮阔的篇章,也见证了石油和化工产业从无到有、由弱到强的飞跃。回望历史,石油和化工产业的发展历程正是中国经济腾飞的缩影。如今,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化工大国和第二大石化大国,正迈向全球石化强国。艰难起步(1949-1977)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我国的石油和化工产业几乎处于空白状态。全国原油产量仅为12万吨,
作为全球最大的化工生产基地,我国的化工产业产能已经占据全球的50%,逐渐成为国民经济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尤其是在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的当下,化工产品俨然已经覆盖到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再加上工业制造、基础设施的建设等方面的快速发展为化工产业奠定了巨大的市场需求基础,进而进一步的促进了化工产业的发展。然而,化工行业在高速发展的背后,仍然面临着诸多问题。化工产业小散弱、产业链过
4.86亿个,绿证核发数量同比增长13倍;超4400万千瓦,新型储能已投运装机较去年底增长超40%;超1.2万亿元,能源重点项目完成投资额同比增长17.7%…… 近日,国家能源局公布上半年能源发展“成绩单”,一组组数据展现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的实际成效。当前正值迎峰度夏电力保供关键期,相关工作进展如何?能源投资建设呈现哪些特点?记者采访了国家能源局有关负责人。 全国统调电厂存煤达2亿吨以上,电力
今年,“人工智能+”行动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九年前的政府工作报告里,“互联网+”的一个小小加号,拉开了中国工业领域数字化改革的序幕。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化工行业如何抢抓机遇?人工智能+化工又将创造出哪些未来场景?记者在会场采访多位人大代表,请他们畅想“人工智能+”的未来—— 解放一线生产力 “数字化发展是国家在推行现代产业体系高质量发展过程中的必由之路。”踏在人民大会堂大厅的红毯上,全国人大代
近几年,石油和化工行业产能过剩严重已是不争的事实,2023年以来尤甚。在4月2日召开的石油和化工行业重点企业生产经营“开门红”调研研讨会上,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会长李寿生强调,今年行业产能结构性过剩的矛盾仍旧十分突出,而要有效化解行业产能严重过剩难题,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成为最优解。 石化联合会的最新统计显示,除原有大宗基础原材料产能过剩矛盾与日俱增外,就连过去一直短缺的乙烯也拉响了产能过
本报综合报道 2024年1月,能源化工企业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积极应对国际形势和油价变化,同时强化市场和效益引导,加强市场研判、突出油气保供、聚焦优化运营,新年首月运行实现“开门红”。 中国石油在生产经营持续稳定向好、连年盈利并实现业绩稳居央企“第一方阵”前列的基础上,今年1月,油气两大产业链实现平稳高效运行,利润总额、净利润同比均实现较大幅度增长。 1月份,中国石油国内油气产量当量再创历
中化新网讯 在国家能源局日前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能源节约和科技装备司副司长边广琦表示,新型储能新技术不断涌现,技术路线“百花齐放”。锂离子电池储能仍占绝对主导地位,压缩空气储能、液流电池储能、飞轮储能等技术快速发展。 据介绍,2023年以来,多个300兆瓦等级压缩空气储能项目、100兆瓦等级液流电池储能项目、兆瓦级飞轮储能项目开工建设,重力储能、液态空气储能、二氧化碳储能等新技术落地实施,总体呈现多
中化新网讯 1月29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7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简称《实施意见》),以加强对未来产业的前瞻谋划、政策引导,支撑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实施意见》提出重点推进未来制造、未来信息、未来材料、未来能源、未来空间和未来健康六大方向产业发展。其中,未来材料产业发展包括推动有色金属、化工、无机非金属等先进基础材料升级,发展高性能碳纤维、先进半导
中化新网讯 1月20日在京举行的2023年石油和化工行业十大新闻暨年度舆情报告发布盛典上,工信部原材料司二级巡视员韩敬友表示,2024 年将继续推进《石化化工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部署的各项任务措施落实。 韩敬友表示,2023年石化化工行业实现了主要产品产量、投资、增加值的增长,为国民经济平稳健康发展贡献了力量。2024 年将继续推进落实《方案》部署的各项任务措施,以运行监测、创新发展、本质安全、数字化转型等
国家统计局1月17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4.6%。其中,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增长3.7%,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9.6%,橡胶和塑料制品业增长3.7%。2023年1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6.8%,从环比增长0.52%。分三大门类看,12月份,采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7%,制造业增长7.1%,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7.3%。分经济类型看,12月份,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3%;股